2023年5月12日,是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為“防范災害風險,護航高質量發展”。
房屋是日常生產生活的重要場所,房屋安全與大家生活品質息息相關。房屋像人一樣,會經歷“生、老、病、死”,從出生到死亡,有病要治病,沒病要體檢。平時會出現一些“病害”,如果沒有及時發現、早日醫治,慢慢會演變成傾斜、折斷、坍塌等“重癥”乃至“死亡”。關于房屋安全,這些知識您要及早了解。
房屋常見的危險征兆有哪些?
地面突然下陷、空鼓或裂縫突然加大;
房屋突然出現整體傾斜或沉降;
承重墻、承重柱、梁、板出現嚴重裂縫,并且持續發展;
承重墻、承重柱、梁、鋼架等產生過大的變形,木構件或連接部位嚴重腐朽或已被白蟻蛀蝕;
房屋突然發出如“劈拍聲”、“喳喳聲”、“爆裂聲”等異常聲音。
如何自檢房屋安全隱患?
(自檢自查)
什么時候找專業機構進行專業排查?
(“初診”篩查)
▲ 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排查
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排查是指專業技術人員通過對工程資料、場地、地基基礎、上部結構的損傷和變形進行檢查、 檢測,對房屋的使用安全做出綜合評價的活動。
| 首次排查,使用滿二十年的房屋應當進行首次排查;
| 定期排查,在設計使用年限內,A 類房屋每十年排查一次;B類房屋每五年排查一次; C類房屋按照相關要求進行治理;
| 專項排查,房屋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進行專項排查:①惡劣天氣前后,對危險房屋進行排查;②發生自然災害及重大事故后,對受災區域房屋開展全面安全排查;③上級各部門交辦或其他應當進行排查的情形。
經排查,房屋存在安全隱患的,應當按照相關規定及時整治。
▲ 既有建筑幕墻安全檢查
| 例行安全檢查,正常使用的建筑幕墻至少每6個月進行一次例行安全檢查;建筑幕墻遭遇強風襲擊的,對受損部位立即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并按例行安全檢查的方法對出現問題的部位進行檢查。
| 定期安全檢查,建筑幕墻竣工驗收或者交付使用一年后,每五年進行一次定期安全檢查;建筑幕墻遭遇抗震設防烈度及以上地震、火災等災害或者突發事故的,對受損部位及事發現場立即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并按定期安全檢查的程序對受損部位及事發現場進行檢查。
| 專項定期安全檢查,應當根據不同項目分別進行定期抽樣檢查:①施加預應力的索桿張拉結構檢查,應當于建筑幕墻竣工驗收或者交付使用一年后,每三年進行一次專項定期安全檢查;②硅酮結構密封膠粘結性能檢查,首次檢查應當于建筑幕墻交付使用滿十年后進行,此后每三年進行一次;③存在其他可能影響公共安全情形的,組織進行專項安全檢查。
什么時候找專業機構進行檢測鑒定?
(“體檢”診斷)
▲ 房屋結構安全鑒定
| 房屋安全鑒定是指按照國家、省、市有關法律法規及相關規范、標準,對房屋承載能力和整體穩定性等的安全性以及適用性和耐久性等的使用性所進行調查、檢測、分析、驗算和評價等一系列活動。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委托專業機構進行鑒定:①房屋改建、擴建或者增加使用荷載的;②改變房屋使用功能,影響房屋安全使用的;③房屋達到設計使用年限擬繼續使用的;④房屋遭受自然災害、火災、爆炸、碰撞等事故,或者因地下工程施工,或者存在較嚴重的質量缺陷導致房屋結構損傷、嚴重腐蝕、裂縫變形的;⑤其他依法需要進行房屋安全檢測鑒定的情形。
▲ 既有建筑幕墻安全性鑒定
| 建筑幕墻竣工驗收或者交付使用后,原則上每十年進行一次安全性鑒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委托專業機構進行安全性鑒定:①達到或者超過設計使用年限需繼續使用的建筑幕墻;②建筑主體結構經檢測、鑒定存在安全隱患;③經安全檢查發現需要進一步檢測、鑒定的嚴重安全隱患;④面板、連接構件或者局部墻面等出現異常變形、脫落、爆裂現象,采用常規維護和檢修未能消除安全隱患的;⑤遭受風暴、地震、雷擊、火災、爆炸等自然災害或者突發事件造成嚴重損壞的;⑥其他可能嚴重影響公共安全情形的。
房屋安全鑒定發現問題后如何處理?
(“治療”方案)
▲ 當房屋出現較輕微的損壞,如:墻體或樓地面滲漏、排水管銹蝕漏水、飾面層空鼓剝落等,此時不會影響房屋結構的安全,只要對房屋進行日常性的修繕即可。但對于房屋外墻飾面層、窗戶玻璃、陽臺欄桿等出現可能跌落傷害行人的損壞,應當立即維修。
▲ 對于承重結構或構件的安全性鑒定所查出的問題,建議委托“專科醫生”——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及加固施工單位進行“開方”、“手術”等處理。
▲ 對評定為局部危房或整幢危房的房屋,可根據鑒定報告的結論委托“專科醫生”進行治理。在治理、解危期間,房屋安全責任人應當設置圍欄和警示標識,采取安全防護措施,防止他人進入或者靠近。
▲ 房屋存在重大險情,隨時可能喪失結構穩定和承載能力、出現房屋倒塌等危及公共安全情形的,應當緊急疏散人員,封鎖危險場所,劃定警示區域,并報區人民政府進行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
如何長期、實時了解房屋的健康狀況?
(“24小時”在線的建筑醫生)
▲ 結構健康監測可對建筑物進行常規“體檢”與“監測”,類似于給“身體”穿戴一套監測設備,實現對建筑結構的健康狀態進行實時感知、監測、識別、評定和預警,是保障建筑安全運行和實現建筑智能發展的有效方法和技術。
▲ 本公司自主研發的基于國產BIM的建筑全生命周期三維數字化監測平臺,以國產BIM技術為核心(BIMBase平臺是中國建研院研發的國內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建筑信息模型基礎平臺,已入選中央企業科技成果推薦目錄與第一批中央企業行業領域公有云項目清單),深度融合物聯網、5G通信、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建筑健康與能耗監測平臺進行三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可以在建筑設計、施工及運維全過程實時自動監測建筑結構、幕墻健康狀態及能耗水平,實現結構、幕墻、能耗、環境多專業在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數據共享、信息集成與業務協同,并可作為數字城市CIM的重要組成單元。隨著海量監測數據的積累,通過三維數字化監測平臺自動發掘關鍵數據與異常數據信息并做出工程質量風險評估預警,可高質量助力韌性城市、綠色城市、智慧城市建設的發展目標。
▲ 該平臺適用于超高層建筑、大跨度建筑、危險房屋及重點公共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安全與能耗三維數字化實時監測。